专利摘要:
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接收來自e節點B的下行鏈路傳輸,該下行鏈路傳輸包括被傳送到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多個WTRU的多個空間層。所述WTRU基於相應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對所述下行鏈路傳輸進行解碼。使用頻分多工和碼分多工來多工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用於天線埠的不同子群組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被多工到頻域中的不同子載波上,以及天線埠的相同子群組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與正交疊加碼相乘。用於一個子群組中的天線埠上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的資源元件可以在另一個子群組中的天線埠上被減弱。WTRU可以傳送上行鏈路解調參考信號而無需預編碼。為所述解調參考信號分配的資源塊的數量可以大於為有效負載分配的資源塊的數量。
公开号:TW201322672A
申请号:TW101129101
申请日:2012-08-10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Nazar Shahrokh Nayeb;Moon-Il Lee;Robert L Olesen;Manasa Raghavan;Lakshmi R Iyer;Benoit Pelletier
申请人: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PC主号:H04B7-00
专利说明:
多輸入多輸出操作方法及裝置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本申請要求享有2011年8月12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No. 61/522,934的權益,其內容在這裏引入作為參考。
在高級長期演進(LTE-A)中的閉環預編碼方案被擴展成在下行鏈路中使用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來支援多達8個傳輸天線的配置,以改進資料覆蓋。由於WTRU特定的解調參考信號(DM RS)以與資料相同的方式被預編碼,基於非碼本(non-codebook)的預編碼可以被應用。在LTE版本10中的DM RS埠之間的正交性使用碼分多工(CDM)和頻分多工(FDM)的組合被實現。第17圖示出了用於標準環字首的天線埠7、8、9和10的常規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模式(pattern)。每個子訊框的每個層使用總共12個資源元件(RE)。兩個CDM群組佔用頻域中的不同子載波。在LTE版本10中,天線埠7、8、11和13屬於CDM群組1,以及天線埠9、10、12和14屬於CDM群組2。針對秩(rank)-1到秩-4,長度為2的正交疊加(cover)碼(OCC)被應用到每個時槽中的兩個鄰近的RE上,同時針對秩-5到秩-8,長度為4的OCC被應用到子訊框中的兩組連續的RE上。WTRU接收關於指派的DM RS天線埠的資訊、加擾識別碼、以及通過下行鏈路控制資訊的層的數量(如,在表1中所指定的在DCI格式2C中的3位元欄位)。nSCID是天線埠7和8的加擾識別碼。
在LTE版本10中,針對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MU-MIMO)操作,多達4個層可以在相同頻率-時間資源上被同時調度。這是經由對兩個正交DM RS天線埠(天線埠7和8)上的層與兩個加擾序列(scrambling sequence)nSCID={0,1}(如在表1中的陰影列)進行多工完成的。
公開了用於多輸入多輸出(MIMO)傳輸的方法和裝置。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接收來自e節點B的下行鏈路傳輸,該下行鏈路傳輸包括被傳送到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多個WTRU的多個空間層。所述WTRU基於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解碼所述下行鏈路傳輸。用於多個WTRU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可以被多工成所述下行鏈路傳輸,以使用於天線埠的不同子群組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被多工到頻域中的不同子載波上,以及天線埠的相同子群組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與正交疊加碼一起被應用在時域中。用於在一個子群組中的天線埠上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的傳輸的資源元件可以在另一個子群組中的天線埠上被減弱。假設在減弱的資源元件上沒有資料被傳送到所述WTRU,WTRU可以解碼所述下行鏈路傳輸。具有兩個加擾序列的四個天線埠可以被使用來支援多達八(8)個空間層。為WTRU指派的帶寬可以不同於為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WTRU指派的帶寬。在這種情況下,關於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WTRU之間的最大帶寬的資訊可以被提供到所述WTRU。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WTRU可以傳送上行鏈路解調參考信號而無需預編碼。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為所述上行鏈路解調參考信號分配的資源塊的數量可以大於為有效負載分配的資源塊的數量。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來自多個WTRU的所述上行鏈路解調參考信號可以在頻域中被多工。
第1A圖是可以在其中實施一個或多個所公開的實施方式的示例通信系統100。通信系統100可以是為多個無線用戶提供諸如語音、資料、視頻、訊息傳遞、廣播等內容的多重存取系統。該通信系統100能使多個無線用戶藉由共用包括無線帶寬在內的系統資源來存取這些內容。例如,通信系統100可以使用一種或多種通道存取方法,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分時多重存取(TDMA)、分頻多重存取(FDMA)、正交FDMA(OFDMA)、單載波FDMA(SC-FDMA)等等。如第1A圖所示,通信系統100可以包括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 102a、102b、102c、102d、無線電存取網路(RAN)104、核心網路106、公共交換電話網路(PSTN)108、網際網路110以及其他網路112,但是應該瞭解,所揭露的實施方式考慮到了任何數量的WTRU、基地台、網路和/或網路元件。每一個WTRU 102a、102b、102c、102d都可以是被配置在無線環境中操作和/或通信的任何類型的裝置。舉個例子,WTRU 102a、102b、102c、102d可以被配置成傳送和/或接收無線信號,並且可以包括使用者設備(UE)、行動站、固定或移動用戶單元、傳呼機、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網路電腦(netbook)、個人電腦、無線感測器、消費類電子產品等。通信系統100還可以包括基地台114a和基地台114b。每一個基地台114a和114b可以是被配置成與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至少一者無線對接的任何類型的裝置,以便促成針對一個或多個通信網路(例如核心網路106、網際網路110和/或其他網路112)的存取。舉個例子,基地台114a、114b可以是基地收發站(BTS)、節點B、e節點B、家用節點B、家用e節點B、站點控制器、存取點(AP)、無線路由器等。雖然基地台114a、114b中的每一個都被描述成是單個元件,但是應該瞭解,基地台114a、114b可以包括任何數量的互連基地台和/或網路元件。基地台114a可以是RAN 104的一部分,其中該RAN 104還可以包括其他基地台和/或網路元件(未示出),例如基地台控制器(BSC)、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中繼節點等等。基地台114a和/或基地台114b可以被配置成在被稱為胞元(未示出)的特定地理區域內傳送和/或接收無線信號。胞元還可以分成胞元扇區(cell sector)。例如,與基地台114a相關聯的胞元可以分成三個扇區。因此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可以包括三個收發器,也就是說,胞元的每一個扇區都具有一個收發器。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基地台114a可以使用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並且由此可以針對胞元中的每個扇區使用多個收發器。基地台114a、114b可以經由空中介面116而與一個或多個WTRU 102a、102b、102c、102d進行通信,其中該空中介面116可以是任何適當的無線通信鏈結(例如射頻(RF)、微波、紅外線(IR)、紫外線(UV)、可見光等等)。該空中介面116可以使用任何適當的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來建立。更具體地說,如上所述,通信系統100可以是多存取系統,並且可以使用一種或多種通道存取方案,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等等。例如,RAN 104中的基地台114a與WTRU 102a、102b、102c可以實施如通用移動電信系統(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之類的無線電技術,該無線電技術可以使用寬頻CDMA(WCDMA)來建立空中介面116。WCDMA可以包括如高速封包存取(HSPA)和/或演進型HSPA(HSPA+)之類的通信協定。HSPA則可以包括高速下行鏈路封包存取(HSDPA)和/或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存取(HSUPA)。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和WTRU 102a、102b、102c可以實施如演進型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E-UTRA)之類的無線電技術,該無線電技術則可以使用長期演進(LTE)和/或高級LTE(LTE-A)來建立空中介面116。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a與WTRU 102a、102b、102c可以實施如IEEE 802.16(即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iMAX))、CDMA2000、CDMA2000 1X、CDMA2000 EV-DO、臨時(Interim)標準2000(IS-2000)、臨時標準95(IS-95)、臨時標準856(IS-856)、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用於GSM演進的增強型資料速率(EDGE)、GSM EDGE(GERAN)等的無線電存取技術。舉例來說,第1A圖中的基地台114b可以是無線路由器、家用節點B、家用e節點B或存取點,並且可以使用任何適當的RAT來促成局部區域(例如營業場所、住宅、交通工具、校園等)中的無線連接。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實施諸如IEEE 802.11之類的無線電技術來建立無線區域網路(WLAN)。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實施諸如IEEE 802.15之類的無線電技術來建立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使用基於蜂窩的RAT(例如WCDMA、CDMA2000、GSM、LTE、LTE-A等等)來建立微微胞元(picocell)或毫微微胞元(femtocell)。如第1A圖所示,基地台114b可以具有到網際網路110的直接連接。由此,基地台114b未必需要經由核心網路106來存取網際網路110。RAN 104可以與核心網路106進行通信,其中該核心網路106可以是被配置成向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一者或多者提供語音、資料、應用和/或網際網路協定上的語音(VoIP)服務的任何類型的網路。例如,核心網路106可以提供呼叫控制、帳單服務、基於移動位置的服務、預付費呼叫、網際網路連接、視頻分配等等,和/或執行高級安全功能,例如用戶認證。雖然在第1A圖中沒有示出,但是應該瞭解,RAN 104和/或核心網路106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和其他那些使用了與RAN 104相同的RAT或不同RAT的RAN進行通信。舉個例子,除了與可以使用E-UTRA無線電技術的RAN 104相連之外,核心網路106還可以與另一個使用GSM無線電技術的RAN(未示出)通信。核心網路106還可以充當供WTRU 102a、102b、102c、102d存取PSTN 108、網際網路110和/或其他網路112的閘道。PSTN 108可以包括提供簡易老式電話服務(POTS)的電路交換電話網路。網際網路110可以包括互連的電腦網路的全球系統以及使用了公共通信協定的裝置,該公共通信協定例如傳輸控制協定(TCP)/網際網路協定(IP)網際網路協定套件中的TCP、用戶資料報協定(UDP)和IP。網路112可以包括由其他服務供應商擁有和/或運營的有線或無線通信網路。例如,網路112可以包括與一個或多個RAN相連的另一個核心網路,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RAN可以使用與RAN 104相同或不同的RAT。通信系統100中的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一些或所有可以包括多模式能力,也就是說,WTRU 102a、102b、102c、102d可以包括用於經由不同無線鏈路與不同無線網路通信的多個收發器。例如,第1A圖所示的WTRU 102c可以被配置成與使用基於蜂窩的無線電技術的基地台114a通信,以及與可以使用IEEE 802無線電技術的基地台114b通信。第1B圖示出了示例WTRU 102的系統圖。如第1B圖所示,WTRU 102可以包括處理器118、收發器120、傳輸/接收元件122、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顯示幕/觸控板128、不可移除記憶體130、可移除記憶體132、電源134、全球定位系統(GPS)晶片組136以及其他週邊設備138。應該瞭解的是,在保持與實施方式一致的同時,WTRU 102可以包括前述元件的任何子組合。處理器118可以是通用處理器、專用處理器、常規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多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相關聯的一個或多個微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專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電路、任何其他類型的積體電路(IC)、狀態機等等。處理器118可以執行信號編碼、資料處理、功率控制、輸入/輸出處理和/或其他任何能使WTRU 102在無線環境中操作的功能。處理器118可以耦合至收發器120,收發器120可以耦合至傳輸/接收元件122。雖然第1B圖將處理器118和收發器120描述成是獨立組件,但應該瞭解的是處理器118和收發器120可以一起集成在電子封裝或晶片中。傳輸/接收部件122可以被配置成經由空中介面116將信號傳送到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或者從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接收信號。舉個例子,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是被配置成傳送和/或接收RF信號的天線。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舉例來說,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是被配置成傳送和/或接收IR、UV或可見光信號的發光器/檢測器。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成傳送和接收RF和光信號兩者。應該瞭解的是,傳輸/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成傳送和/或接收無線信號的任何組合。此外,雖然在第1B圖中將傳輸/接收元件122描述成是單個元件,但是WTRU 102可以包括任何數量的傳輸/接收元件122。更具體地說,WTRU 102可以使用MIMO技術。因此在一個實施方式中,WTRU 102可以包括兩個或更多個經由空中介面116來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的傳輸/接收元件122(例如多個天線)。收發器120可以被配置成調變傳輸/接收元件122將要傳送的信號,以及將傳輸/接收元件122接收的信號進行解調。如上所述,WTRU 102可以具有多模式能力。由此,收發器120可以包括允許WTRU 102借助諸如UTRA和IEEE 802.11之類的多個RAT來進行通信的多個收發器。WTRU 102的處理器118可以耦合至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和/或顯示幕/觸控板128(例如液晶顯示器(LCD)顯示單元或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單元),並且可以接收來自這些裝置的用戶輸入資料。處理器118還可以向揚聲器/麥克風124、鍵盤126和/或顯示幕/觸控板128輸出用戶資料。此外,處理器118可以從任何類型的適當的記憶體(例如不可移除記憶體130和/或可移除記憶體132)中存取資訊,以及將資料存入這些記憶體。所述不可移除記憶體130可以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硬碟或是其他任何類型的記憶體儲存裝置。可移除記憶體132可以包括用戶身份模組(SIM)卡、記憶棒、安全數位(SD)記憶卡等。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處理器118可以存取來自那些並非實際上位於WTRU 102的記憶體(例如位於伺服器或家用電腦(未示出)的記憶體)的資料,以及將資料存入這些記憶體中。處理器118可以接收來自電源134的電力,並且可以被配置成分發和/或控制用於WTRU 102中的其他組件的電力。電源134可以是為WTRU 102供電的任何適當的裝置。例如,電源134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乾電池組(例如鎳鎘(Ni-Cd)、鎳鋅(Ni-Zn)、鎳氫(NiMH)、鋰離子(Li-ion)等)、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等等。處理器118還可以與GPS晶片組136相耦合,該GPS晶片組136可以被配置成提供關於WTRU 102的當前位置的位置資訊(例如經度和緯度)。作為來自GPS晶片組136的資訊的補充或替換,WTRU 102可以經由空中介面116接收來自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4a、114b)的位置資訊,和/或根據從兩個或更多個附近基地台接收的信號時序來確定其位置。應該瞭解的是,在保持與實施方式一致的同時,WTRU 102可以借助任何適當的位置確定方法來獲取位置資訊。處理器118還可以耦合到其他週邊設備138,週邊設備138可以包括提供附加特徵、功能和/或有線或無線連接的一個或多個軟體和/或硬體模組。例如,週邊設備138可以包括加速度計、電子指南針、衛星收發器、數位相機(用於拍照和視頻)、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埠、振動設備、電視收發器、免持耳機、藍芽R模組、調頻(FM)無線電單元、數位音樂播放器、媒體播放器、視頻遊戲機模組、網際網路瀏覽器等。第1C圖為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RAN 104和核心網路106的系統圖。如上所述,RAN 104可以使用E-UTRA無線電技術來經由空中介面116與WTRU 102a、102b和102c通信。RAN 104還可以與核心網路106通信。RAN 104可以包括e節點B 140a、140b、140c,應該理解的是,在與實施方式保持一致的同時,RAN 104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e節點B。e節點B 140a、140b、140c可以各自包括一個或多個收發器,以便經由空中介面116來與WTRU 102a、102b、102c通信。在一個實施方式中,e節點B 140a、140b、140c可以實施MIMO技術。因此,例如,e節點B 140a可以使用多個天線來傳送無線信號到WTRU 102a,並且從WTRU 102a接收無線信號。e節點B 140a、140b、140c中的每個可以與特定胞元(未示出)相關聯,並且可以被配置成處理無線電資源管理決定、切換決定、上行鏈路和/或下行鏈路中的用戶調度等等。如第1C圖所示,e節點B 140a、140b、140c可以經由X2介面彼此進行通信。第1C圖示出的核心網路106可以包括移動性管理閘道(MME)142、服務閘道144以及封包資料網路(PDN)閘道146。儘管上述元件中的每個被描述為核心網路106的一部分,但是應該理解的是這些元件中的任何一個可以被除了核心網路運營商以外的實體擁有和/或操作。MME 142可以經由S1介面被連接到RAN 104中的e節點B 142a、142b、142c中的每一個,並且可以作為控制節點。例如,MME 142可以負責認證WTRU 102a、102b、102c的用戶、承載啟動/停用、在WTRU 102a、102b、102c的初始連接期間選擇特定的服務閘道等等。MME 142還可以提供用於在RAN 104和其他RAN(未示出)之間切換的控制平面,其中所述其他RAN使用其他無線電技術(例如GSM或WCDMA)。服務閘道144可以經由S1介面被連接到RAN 104中的e節點B 140a、140b、140c中的每一個。服務閘道144通常可以路由和轉發去往/來自WTRU 102a、102b、102c的用戶資料封包。服務閘道144還可以執行其他功能,例如在e節點B間切換期間錨定用戶平面、當下行鏈路數據可用於WTRU 102a、102b、102c時觸發傳呼、管理和儲存WTRU 102a、102b、102c的上下文等。服務閘道144還可以被連接到PDN閘道146,該PDN閘道146可以向WTRU 102a、102b、102c提供至封包交換網路(例如網際網路110)的存取,從而便於WTRU 102a、102b、102c與IP使能裝置之間的通信。核心網路106可以促進與其他網路之間的通信。例如,核心網路106可以向WTRU 102a、102b、102c提供至電路交換網路(例如PSTN 108)的存取,從而便於WTRU 102a、102b、102c與傳統陸線通信裝置之間的通信。例如,核心網路106可以包括IP閘道(例如,IP多媒體子系統(IMS)伺服器),或可以與IP閘道通信,其中IP閘道用作為核心網路106和PSTN 108之間的介面。另外,核心網路106可以向WTRU 102a、102b、102c提供至網路112的存取,該網路112可以包括由其他服務供應方擁有和/或操作的其他有線或無線網路。下面公開了用於MU-MIMO的下行鏈路DM RS增強的實施方式。諸如以具有低功率遠端無線電標頭(header)(RRH)的巨集節點(macro-node)進行的那些的MIMO實施可以在其各自的覆蓋區域內支援更多WTRU。但是,在LTE版本10中的MU-MIMO的情況下,其中該MU-MIMO使用具有兩個加擾序列的天線埠7和8,多達4個層可以在相同的頻率-時間資源(即,資源塊)上被一起調度。在這4個層中有兩個層完全地正交,但是另外兩個層由於兩個加擾序列的使用而是類似正交的。這導致WTRU之間的正交性的缺失,其轉而對系統通量帶來不利的影響。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為了改進層之間的正交性和增加用於MU-MIMO操作的層的數量,可以為MU-MIMO操作定義一組新的DM RS埠。例如,MU-MIMO操作可以使用DM RS天線埠7、8、9和10來執行(即,CDM群組1(天線埠7和8)和CDM群組2(天線埠9和10)都可以用於MU-MIMO操作)。使用這種實施方式,多達8個層可以同時被共同調度以用於具有兩個加擾序列的MU-MIMO操作。e節點B調度器(或任何其他網路節點)可以基於用於MU-MIMO操作的多個WTRU的空間相關性,將該多個WTRU分成多個(例如,兩個)組,並且將每組WTRU指派到不同的CDM群組(即,使用OCC被多工到相同的頻率資源上的天線埠)。e節點B可以使用層3、2、或1信令來半靜態地或動態地通知每組中的WTRU其被指派的DM RS CDM群組。第2圖示出了將多個WTRU分成兩個CDM群組的示例。在這個示例中,WTRU 202和WTRU 204被分為一組並且被指派到CDM群組1,以及WTRU 206和WTRU 208被分為一組並且基於它們的空間相關性被指派到CDM群組2。WTRU可以經由較高層訊息或關於被指派的一個或多個DM RS埠的下行鏈路控制資訊(如,DCI格式2C)而被配置。表2示出了用於使用在DCI格式2C中的3個位元來指示一或多個天線埠、加擾識別碼(nSCID)、以及在CDM群組2中用於MU-MIMO操作的層的數量的示例。WTRU解碼其下行鏈路分配,並之後使用如表1或表2所詳述的在其分配中的3位元欄位來識別所指派的天線埠、加擾識別碼、以及層的數量。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為了改進在CDM群組內共同調度的WTRU之間的正交性和促成在WTRU處的通道估計,DM RS減弱可以被使用。第3圖示出了用於多達8個層的MU-MIMO操作的DM RS減弱的示例。如第3圖所示,為在CDM群組1的天線埠上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的傳輸使用的資源元件可能不能用於在CDM群組2的天線埠上的任何傳輸,反之亦然。在這種實施方式中,WTRU可以假設資料的速率匹配在用於MU-MIMO的DM RS埠(如,天線埠7、8、9和10)的所分配的資源元件周圍被執行,即使WTRU為通道估計而在一個CDM群組內使用被指派的DM RS埠(如,DM RS埠{7,8}或{9,10})。假設沒有資料在減弱的資源元件上被傳送到WTRU,WTRU可以解碼下行鏈路傳輸。在這種實施方式中,假定天線埠p被使用(),所述WTRU可以不假設在集合中的其他天線埠與到另一個WTRU的PDSCH傳輸不關聯。在LTE版本10中,為了維持用於MU-MIMO的共同調度的WTRU之間的正交性,被配對以用於MU-MIMO操作的那些WTRU的傳輸帶寬在相同的DM RS埠用於全部WTRU時是相同的。也就是說,針對多於兩個WTRU的MU-MIMO操作的不相等的DL資源分配在LTE版本10中是不可能的。這降低了調度的靈活性,這將轉而對可達到的胞元通量帶來負面影響。在一個實施方式中,MU-MIMO操作可以以不相等的帶寬被執行(即,不相等的帶寬的資源可以被分配到被配對以用於MU-MIMO的WTRU)。為了增強MU-MIMO操作,被配對以用於MU-MIMO操作的那些WTRU之間的最大傳輸帶寬可以被用信號發送到在相同CDM群組中的所有共同調度的WTRU。WTRU可以使用這個資訊來產生在DM RS上應用的加擾序列、基於對MU-MIMO共同調度的干擾的瞭解來改進干擾測量、經由考慮由MU-MIMO共同調度的WTRU引發的干擾來計算通道狀態資訊(CSI)回饋、使用MU-MIMO共同調度的干擾的DM RS資訊來增強通道估計等等。 表示在RB的數量中表達的對應的PDSCH傳輸的實體資源塊中的帶寬。假設K個WTRU被共同調度以用於MU-MIMO操作,WTRU可以經由較高層信令或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被提供附加的參數,該參數是用於被配對以用於MU-MIMO的WTRU之間的最大帶寬,該可以經由如下得到:表示分配到用於MU-MIMO操作的第k個共同調度的WTRU的實體資源塊的總數。
支援具有不相等帶寬分配的MU-MIMO操作需要分離被配對以用於MU-MIMO的WTRU的DM RS。假設WTRU被指派相同的DM RS埠,為了維持共同調度的層之間的正交性,對於具有不相等帶寬分配的MU-MIMO操作,在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上的加擾功能可以被禁用。禁用針對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的加擾可以由較高層或任何其他信令以WTRU特定的方式完成。由於MU-MIMO操作可能不能用於胞元邊緣的WTRU,由於加擾的缺失而造成的胞元間干擾不是對共同調度的MU-MIMO WTRU的性能的限制因素。在嚴重的胞元間干擾的情況下,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資源元件的位置可以以胞元特定的方式在頻域或時域中被移動。例如,假設用於到一個WTRU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的傳輸的天線埠屬於集合S,其中或,則用於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的傳輸的資源元件可根據模(mod)4在頻域中移動,其中是實體層胞元識別碼。下面公開了用於增強上行鏈路DM RS的實施方式。在LTE-A中,上行鏈路DM RS序列從Zadoff-Chu(ZC)或電腦生成的序列中得到。它們在時域和頻域上具有極佳的自相關屬性和近似恒定的幅值。DM RS序列的循環移位是相互正交的,以及是為多工良好定制的。在LTE版本8中,循環移位的DM RS序列被使用來在多個WTRU被以相等的帶寬分配而共同調度時支援MU-MIMO。胞元間干擾還經由使用在胞元內的序列群組跳頻(SGH)被進一步隨機化,以改變用於DM RS每個時槽的基礎序列。這隨機化了與來自鄰近胞元的干擾的DM RS的互相關性,並且使胞元間的干擾減輕。但是,由於互相關性的影響,LTE版本8可能不支援具有靈活資源分配的MU-MIMO,其中不相等長度的DM RS序列可以被多工。LTE-A版本10引入了規定來促成MU-MIMO的靈活調度。SGH可以以WTRU特定的方式來針對一些WTRU而被禁用,以使在子訊框的兩個時槽中的DM RS序列相等,以及之後長度為2的正交疊加碼(OCC)可以跨子訊框內的DM RS符號而被應用。這種方案藉由為2的因子增加了資源的多工容量。由於SGH被禁用,不管帶寬分配,具有不同OCC的MU-MIMO WTRU在DM RS上具有正交性。但是,禁用SGH增加了來自鄰近胞元WTRU的胞元間干擾。在一個實施方式中,WTRU的上行鏈路DM RS可以在頻域中被多工。如果WTRU被指派了不同的頻率偏移,則他們的DM RS是正交的並且可以被多工。該多工可以在胞元內的WTRU和/或胞元間的WTRU之間進行。如果DM RS的恒定振幅零自相關(CAZAC)屬性需要被保留,則DM RS序列可以藉由使用適合的重複因子(RPF)統一地對適當的基礎序列進行上採樣(up-sampling)來從常規的LTE版本8/10序列(下文稱為“基礎序列”)中得到。LTE版本8/10基礎序列都是12的倍數。第4圖示出了兩個具有不同數量的資源塊(在這個示例中為1個和2個RB)的WTRU的示例DM RS,其中所述資源塊是用為2的RPF多工。第5圖示出了三個具有相同數量的資源塊(在這個示例中為3個RB)的WTRU的示例DM RS,其中所述資源塊是用為3的RPF多工。WTRU可以從其RB分配和RPF中得到基礎序列的長度。如果分配的資源塊的數量(N)是RPF的整數倍,則WTRU可以對長度為12N/RPF的基礎序列進行上採樣來得到DM RS序列。例如,對於RPF=2和10個RB的分配,WTRU可以經由利用為2的因子來對長度為60的基礎序列進行上採樣來得到其DM RS序列(=12×5/2)。如果分配的RB的數量(N)不是RPF的整數倍,則DM RS可以經由循環擴展或截斷最接近長度為12N/RPF的上採樣的基礎序列而被得到,或經由循環擴展或截斷長度等於最接近的質數(prime number)的上採樣的基礎序列而被得到。當前,在LTE-A中,針對DM RS的基礎序列的長度是12的倍數。這種實施方式將放鬆需求並允許DM RS長度的更靈活的分配。頻率多工方案減少了用於UL DM RS的RE的數量。這相對於LTE版本10引入了功率的損失。為了補償,WTRU可以向DM RS傳送更多的功率。例如,對於RPF=2,WTRU可以將其DM RS信號的幅值加倍(6dB的功率提升),同時保持其有效負載在正常的功率水準。在DM RS上的RPF和WTRU頻率偏移可以是固定的或可配置的,以及可以是基於WTRU ID、胞元ID或兩者的。WTRU的頻率偏移可以在每個時槽或每個子訊框中改變。頻率偏移模式可以基於WTRU ID、胞元ID或兩者。根據上述實施方式或LTE版本10模式(即,沒有頻分多工的DM RS),例如,經由較高層信令或L1信令,WTRU可以被靈活地指派以在頻分多工模式中操作。當SGH經由OCC被禁用且WTRU經由OCC被多工時,具有相同的OCC的胞元間的WTRU可能造成高位準的干擾。干擾可以經由引入不同的相對頻移(Δ)到干擾WTRU的DM RS序列而被減少。第6B圖示出了使用到DM RS的相對頻移(Δ=2)的示例。在LTE版本10方案中,如第6A圖所示,子訊框的第二時槽中的DM RS序列與禁用的SGH相等。[1 1]或[1 -1]的OCC可以被應用到子訊框的兩個時槽中的序列。根據實施方式,Δ的相對移位被引入到如第6B圖所示的子訊框中的兩個時槽之間的DM RS序列中。在第6B圖中,子訊框的第二時槽中的DM RS除了為2的循環移位以外,其與第一時槽中的DM RS相同。如果干擾WTRU之間的相對移位(Δ)不同,干擾中的能量可以不被連貫地增加,並且因此干擾可以被降低。相對移位(Δ)可以經由子訊框改變,並且可以從WTRU ID和/或胞元ID中得到。網路可以將該實施方式實施到胞元中的所有WTRU或WTRU的子集。在LTE版本10中,DM RS OCC可以從在上行鏈路相關的DCI格式中的循環移位欄位(cyclicShift)中得到。在一種實施方式中,OCC可以根據時間被得到(如,OCC可以跨子訊框改變)。作為替換或附加地,OCC可以基於WTRU ID和/或胞元ID被得到。這將隨機化跨WTRU的層的干擾。當MU-MIMO WTRU具有不同資源分配時,他們的DM RS序列具有不同的長度,並因此具有較差的互相關屬性。根據一種實施方式,MU-MIMO WTRU可以具有不同的有效負載的資源分配(如,PUSCH+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但他們被指派了對應於較大資源分配的長度的DM RS序列。WTRU的序列的循環移位中的不同可以保證正交性。在這種情況下,DM RS可以用於探測(sounding)。根據該實施方式,SGH可以不被禁用,從而提供對胞元間的干擾的更強的強健性。第7A圖示出了根據常規方法的在MU-MIMO用戶中的DM RS的資源分配。第7B圖示出了根據該實施方式的在MU-MIMO用戶中的DM RS的示例資源分配。在第7A圖中,用於具有不同資源分配量的不同WTRU的DM RS 712、714來自不同長度的不同基礎序列,並且不是正交的。在第7B圖中,用於具有不同資源分配量的不同WTRU的DM RS 722、724來自具有不同循環移位的相同長度的相同基礎序列,並且是正交的。下面公開了使用DM RS來進行探測的實施方式。在LTE-A中,探測資源信號(SRS)用於啟用在e節點B處的通道探測。通道探測被執行以估計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和秩,以及執行頻率選擇調度(FSS)等。在LTE版本8中,當WTRU被調度以用於探測時,該WTRU使用其被分配的資源(週期性、傳輸梳(comb)、傳輸帶寬、循環移位等)來在子訊框的最近SC-FDMA符號中傳送SRS。在LTE版本8中,其支援每個WTRU的單個層以及單個單輸入多輸出(SIMO)傳輸模式,除了用於解調有效負載的通道估計之外,DM RS還可以用於通道探測。也就是說,DM RS可以起SRS的作用。但是,LTE版本10限制了在探測中DM RS的作用。LTE版本10支援多層傳輸模式,其中DM RS資源被應用到每個層,而不是每個傳輸天線。這樣,DM RS可以用於探測在接收方處的複合通道(預編碼通道),而不是單獨的通道(用於每個傳輸-接收天線對),其中對該單獨的通道的瞭解是有意義(meaningful)的層1回饋所必需的。當前,單獨的通道可以不從複合通道估計中得到。在一種實施方式中,非預編碼的DM RS可以在UL上被使用,以使每個傳輸-接收鏈路可以由e節點B估計。DM RS資源可以為每個傳輸天線被分配。當天線的數量大於傳送的層的數量時,與在LTE版本10中使用的DM RS資源相比,更多的DM RS資源將被使用。非預編碼的DM RS可以經由半靜態信令(如,RRC信令)或動態指示(如,修改的DCI格式4)被配置.一般地,為DM RS分配的實體資源塊(PRB)的數量與為有效負載(如,PUSCH有效負載)分配的實體資源塊的數量相同。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如果基於DM RS的探測被執行,則DM RS分配可以獨立於用於有效負載的分配。第8圖示出了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用於DM RS和PUSCH有效負載的示例資源分配。在第8圖中,DM RS(中間的SC-FDMA符號802)具有與有效負載(剩餘的SC-FDMA符號804)相比更寬的帶寬。當WTRU被調度以用於探測時,用於DM RS的資源分配可以經由較高層信令(如,RRC)或層1或層2信令指示。在特殊的情況下,DM RS可以被調度以用於探測,而無需PUSCH分配。需要的資源的數量可以與預編碼的DM RS一起增加。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更多的DM RS序列可以經由指派附加的一個或多個胞元ID()到胞元而被配置以用於該胞元。是實體層胞元識別碼。例如,網路可以經由提供偏移δ到所述是實體層胞元識別碼。例如,網路可以經由提供偏移δ到所述和+δ兩者的DM RS資源。從兩個胞元ID生成的DM RS序列可以藉由使用跨子訊框內的兩個時槽的OCC來與禁用的SGH進行正交化。當使用DM RS探測時,上述實施方式可以用於交錯SU-MIMO和MU-MIMO兩者中的DM RS資源。WTRU可以使用其DM RS資源的時分多工,其DM RS資源跨子訊框內的時槽。例如,WTRU可以分配資源到子訊框的時槽1中的第一天線而不分配資源到相同時槽中的第二天線,同時WTRU可以分配資源到時槽2中的第二天線而不分配資源到時槽2中的第一天線。在另一實施方式中,預編碼的DM RS可以被用於探測,以及單獨的通道可以在接收方(如,e節點B)處的複合預編碼通道中被計算。如果不同的PMI被用在通道的連貫時間內的連續傳輸中,接收方可以根據其複合通道的估計來計算單獨的通道以用於探測。WTRU可以被配置成連續地傳送不同的PMI以用於探測的目的。由WTRU使用的PMI的序列可以由較高層配置或其可以從WTRU ID、胞元ID等中得到。在TDD中,通道可以基於相互作用(reciprocity)被估計。在FDD,如DL上的通道相關性之類的統計可以以相互作用被使用在UL上。第9圖示出了用於PUSCH的常規上行鏈路DM RS結構。DM RS分配是基於TDM與循環移位的。由於基於TDM的DM RS結構,通道估計的精確性會隨多普勒頻率變得更高和/或調變階數變得更高而降低。此外,DM RS SC-FDMA符號位於時槽的中間,因此需要外推法(extrapolation)來獲得用於子訊框邊界中的SC-FDMA符號的通道狀態資訊。這可以導致在高移動性情況下和較高調變階數下解調性能的降低。表3示出了循環移位分配和用於上行鏈路DM RS的OCC映射。在這種情況下,多達4個層可以使用不同的循環移位和OCC來被多工,並且這可以有助於保持層或多個用戶之間的正交性。 為了保持與用於多個用戶的MIMO的傳統WTRU(即,LTE版本8、9、和10)的正交性,DM RS模式和多工可以如在之前的LTE版本中那樣被維持。考慮到這種限制,附加DM RS可以被增加到傳統DM RS的頂部,以改進通道估計的精確性(如,在高多普勒頻率的情況下)。第10圖示出了用於PUSCH的DM RS結構的示例,該DM RS結構被定義為傳統DM RS 1002和附加DM RS 1004的組合。相同的循環移位和OCC可以被用於附加DM RS 1004。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長度為4的OCC可以替代長度為2的OCC被使用在傳統DM RS 1002和附加DM RS 1004上,來增加正交參考信號的數量,以更好的支援多用戶MIMO和上行鏈路合作多點傳輸(CoMP)。雖然長度為4的OCC被使用,但反向相容性可以被保持,只要相同的OCC被用於傳統DM RS 1002。第11圖示出了具有長度為4的OCC映射的示例UL DM RS結構。由於長度為2的OCC是長度為4的OCC的子集,該子集用於傳統DM RS來保持反向相容性。表4示出了示例長度為4的OCC映射,同時保持如在之前LTE版本中那樣的傳統DM RS長度為2的OCC映射。當在相同時間和頻率資源中被共同調度時,由於附加DM RS 1004與傳統WTRU不正交,因此長度為4的OCC可以不和傳統WTRU一起使用來用於多用戶MIMO傳輸。 由於傳統DM RS結構被保持,用於多用戶MIMO的傳統WTRU性能也可以被保持。另一方面,使用第10圖的DM RS模式的WTRU可以根據DM RS類型具有不同的通道估計的精確性。例如,由於附加DM RS不與用於其他共同調度的WTRU的PUSCH符號正交,來自傳統DM RS的通道估計可能比來自附加DM RS的通道估計更好。在這種情況下,e節點B可以為附加DM RS分配更高的功率,以及傳統DM RS和附加DM RS之間的功率差可以例如經由較高層信令被通知到WTRU。由於引入附加DM RS,參考信號開銷與之前的LTE版本相比較變成了雙倍。這可以導致WTRU通量性能的損失。為了減小參考信號開銷,用於附加DM RS的交錯分配可以被使用,如第12圖所示。應當理解的是,儘管第10-12圖示出了附加DM RS位於每個時槽中的第一SC-FDMA符號中,但附加DM RS的時間位置可以被改變到在每個時槽中的其他SC-FDMA符號(如,第6或第7個SC-FDMA符號)。此外,附加DM RS位置可以在每個時槽中變化。在另一實施方式中,DM RS模式可以被設計地不同。第13A和13B圖示出了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兩個示例DM RS模式。如第13A和13B圖所示的示例,為了保持與傳統DM RS模式相同的DM RS開銷,在頻域中交錯的DM RS 1302的模式可以被用於4個SC-FDMA符號。第14A和14B圖分別示出了在頻域中具有不同移位(在該示例中,n-移位=0或1)的DM RS 1402的不同模式。包括DM RS 1402的SC-FDMA符號中的資料RE可以被減弱,如第14A和14B圖所示。該減弱可以被用作預設,或藉由較高層信令配置。藉由使用具有減弱的n-移位,DM RS容量可以被增加(例如,雙倍),以使更大數量的WTRU可以以正交DM RS被共同調度。此外,位於不同胞元的多個WTRU之間的正交性可以被支援。由於在SC-FDMA符號中DM RS被分配有交錯模式,DM RS的基礎序列的循環移位的可用數量可以在相同的通道延遲傳播下被減少。正交DM RS埠的數量可以藉由使用長度為4的OCC映射被增加。第15圖示出了用於DM RS 1502的長度為4的OCC映射的示例。層可以藉由循環移位和與OCC的結合被指示。DM RS資源可以經由PDCCH被動態地分配。三個參數(循環移位、OCC以及n-移位)可以用於分配DM RS資源。表5示出了DMRS資源映射的示例。 在用於DM RS分配的三個參數中,三個參數的子集可在系統中被使用。作為替換,參數的子集(如,循環移位和OCC)可以由PDCCH指示以及其他參數(如,n-移位)可以由較高層信令指示。如果WTRU需要在相同的子訊框中傳送PUCCH和PUSCH,則PUCCH上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可以在PUSCH上被揹負式傳輸(piggyback),以不增加用於SC-FDMA傳輸的立方度量(CM)。UCI包括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肯定應答/否定應答(ACK/NACK)、通道品質指示符(CQI)、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以及秩指示符(RI)。在UCI中,HARQ ACK/NACK可以具有最高優先順序,以使其可以在可以提供較高通道估計的精確性的時間/頻率資源中被多工。由於RI的誤檢可能導致CQI/PMI資訊的誤解,RI可以具有第二高優先順序。PMI/CQI可以以在以前版本中相同的方式被多工。UCI可以根據他們的優先順序被多工。第16圖示出了根據他們的優先順序的示例UCI多工。實施例1、一種用於MIMO傳輸的方法。2、根據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WTRU接收來自e節點B的下行鏈路傳輸,其中所述下行鏈路傳輸包括被傳送到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多個WTRU的多個空間層。3、根據實施例2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所述WTRU基於相應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對所述下行鏈路傳輸進行解碼。4、根據實施例3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於多個WTRU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被多工成所述下行鏈路傳輸,以使用於天線埠的不同子群組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被多工到頻域中的不同子載波上,以及天線埠的相同子群組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與正交疊加碼一起被應用到時域中。5、根據實施例3-4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於一個子群組中的天線埠上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的傳輸的資源元件在另一個子群組中的天線埠上被減弱。6、根據實施例5所述的方法,其中假設在減弱的資源元件上沒有資料被傳送到所述WTRU,所述WTRU對所述下行鏈路傳輸進行解碼。7、根據實施例2-6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四個天線埠用於支援多達八個(8)層。8、根據實施例2-7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基於所述WTRU之間的空間相關性,所述WTRU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9、根據實施例2-8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為所述WTRU指派的帶寬不同於為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WTRU指派的帶寬。10、根據實施例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WTRU接收關於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WTRU之間的最大帶寬的資訊。11、根據實施例9-10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被指派給用於多用戶MIMO的配對的WTRU的帶寬不同的情況下,所述WTRU不將加擾序列應用到所述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12、根據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WTRU生成解調參考信號。13、根據實施例12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所述WTRU執行對有效負載的預編碼,以用於空間多工。14、根據實施例13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所述WTRU在所分配的時間-頻率資源上傳送所述解調參考信號和所述有效負載。15、根據實施例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調參考信號被傳送而無需為空間多工進行預編碼。16、根據實施例13-15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為所述解調參考信號分配的資源塊的數量大於為所述有效負載分配的資源塊的數量。17、根據實施例13-16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還包括所述WTRU在子訊框中的兩個時槽上將正交疊加碼應用到所述解調參考信號。18、根據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WTRU生成解調參考信號。19、根據實施例18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所述WTRU在所分配的時間-頻率資源上傳送所述解調參考信號和所述有效負載。20、根據實施例19所述的方法,其中為所述解調參考信號分配的資源塊的數量大於為所述有效負載分配的資源塊的數量。21、根據實施例19-20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為所述解調參考信號分配的資源塊的數量與為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WTRU分配的資源塊的最大數量相同。22、一種WTRU,該WTRU包括配置成接收來自e節點B的下行鏈路傳輸的接收機。23、根據實施例22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下行鏈路傳輸包括被傳送到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多個WTRU的多個空間層。24、根據實施例22-23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該WTRU包括配置成基於相應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對所述下行鏈路傳輸進行解碼的處理器。25、根據實施例24所述的WTRU,其中用於多個WTRU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被多工成所述下行鏈路傳輸,以使用於天線埠的不同子群組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被多工到頻域中的不同子載波上,以及天線埠的相同子群組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與正交疊加碼一起被應用到時域中。26、根據實施例24-25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用於一個子群組中的天線埠上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的傳輸的資源元件在另一個子群組中的天線埠上被減弱。27、根據實施例24-26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假設在減弱的資源元件上沒有資料被傳送到所述WTRU,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對所述下行鏈路傳輸進行解碼。28、根據實施例23-27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四個天線埠用於支援多達8個(8)空間層。29、根據實施例23-28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基於所述WTRU之間的空間相關性,所述WTRU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30、根據實施例23-29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為所述WTRU指派的帶寬不同於為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WTRU指派的帶寬。31、根據實施例30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接收關於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WTRU之間的最大帶寬的資訊。32、根據實施例30-31中任一實施例所述的WTRU,其中在被指派給用於多用戶MIMO的配對的WTRU的帶寬不同的情況下,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不將加擾序列應用到所述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雖然在上文中描述了採用特定組合的特徵和元素,但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會瞭解,每一個特徵或元素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特徵和元素進行任何組合。此外,這裏描述的方法可以在引入到電腦可讀媒體中由電腦或處理器執行的電腦程式、軟體或韌體中實施。關於電腦可讀媒體的示例包括電信號(經由有線或無線連接傳送)以及電腦可讀儲存媒體。關於電腦可讀儲存媒體的示例包括但不侷限於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緩存器、緩衝記憶體、半導體儲存設備、諸如內部硬碟和可移除磁片之類的磁媒體、磁光媒體、以及諸如CD-ROM碟片和數位多功能光碟(DVD)之類的光媒體。與軟體相關聯的處理器可以用於實施在WTRU、UE、終端、基地台、RNC或任何主電腦中使用的射頻收發器。
100...通信系統
102、102a、102b、102c、102d、202、204、206、208、WTRU...無線傳輸/接收單元
104、RAN...無線電存取網路
106...核心網路
108、PSTN...公共交換電話網路
110...網際網路
112...其他網路
114a、114b...基地台
116...空中介面
118...處理器
120...收發器
122...傳輸/接收元件
124...揚聲器/麥克風
126...鍵盤
128...顯示幕/觸控板
130...不可移除記憶體
132...可移除記憶體
134...電源
GPS...全球定位系統
136...全球定位系統晶片組
138...週邊設備
140a、140b、140c...e節點B
X2、S1...介面
142、MME...移動性管理閘道
144...服務閘道
PDN...封包資料網路
146...封包資料網路閘道
MU-MIMO...多輸入多輸出
CDM...碼分多工
OCC...正交疊加碼
PUSCH...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通道
DM RS...解調參考信號
RE...資源元件
PRB...實體資源塊
RI...秩指示符
ACK...肯定應答
NACK...否定應答
更詳細的理解可以從以下結合附圖並且舉例給出的描述中得到,其中:第1A圖是可以實施所公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示例通信系統的系統圖;第1B圖是可以在第1A圖示出的通信系統內使用的示例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的系統圖;第1C圖是可以在第1A圖示出的通信系統內使用的示例無線電存取網以及示例核心網路的系統圖;第2圖示出了將多個WTRU分成兩個碼分多工(CDM)群組的示例;第3圖示出了用於多達8個層的MU-MIMO操作的解調參考信號(DM RS)減弱的示例;第4圖示出了兩個具有不同數量的資源塊的WTRU的示例DM RS,其中以為2的重複因子(RPF)來多工所述資源塊;第5圖示出了三個具有相同數量的資源塊的WTRU的示例DM RS,其中以為3的RPF來多工所述資源塊;第6A和6B圖示出了使用到DM RS的相對頻移的示例;第7A圖示出了根據常規方法的在MU-MIMO用戶中的DM RS的資源分配;第7B圖示出了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在MU-MIMO用戶中的DM RS的示例資源分配;第8圖示出了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用於DM RS和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通道(PUSCH)有效負載的示例資源分配;第9圖示出了用於PUSCH的常規上行鏈路DM RS結構;第10圖示出了用於被定義為傳統(legacy)DM RS和附加DM RS的組合的PUSCH的DM RS結構的示例;第11圖示出了具有長度為4的OCC映射的示例上行鏈路(UL)DM RS結構;第12圖示出了具有附加DM RS的交錯分配的示例UL DM RS結構;第13A和13B圖示出了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兩個示例DM RS模式;第14A和14B圖分別示出了在頻域中具有不同移位的DM RS的不同模式;第15圖示出了用於DM RS的長度為4的OCC映射的示例;第16圖示出了根據其優先順序的示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多工;第17圖示出了用於標準環字首的天線埠7、8、9和10的常規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模式。
MU-MIMO...多輸入多輸出
CDM...碼分多工
权利要求:
Claims (19)
[1] 一種用於多輸入多輸出(MIMO)傳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一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接收來自一e節點B的一下行鏈路傳輸,其中所述下行鏈路傳輸包括多個空間層,該多個空間層被傳送到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多個WTRU;所述WTRU基於一相應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對所述下行鏈路傳輸進行解碼;其中用於所述多個WTRU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被多工成所述下行鏈路傳輸,以使用於天線埠的不同子群組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被多工到一頻域中的不同子載波上,以及天線埠的相同子群組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與一正交疊加碼一起被應用到一時域中;其中用於一個子群組中的天線埠上的所述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的傳輸的資源元件在另一個子群組中的天線埠上被減弱。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假設在所減弱的資源元件上沒有資料被傳送到所述WTRU,所述WTRU對所述下行鏈路傳輸進行解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四個天線埠被用於支援多達八(8)個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基於所述WTRU之間的空間相關性,所述WTRU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為所述WTRU指派的一帶寬不同於為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WTRU指派的一帶寬。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WTRU接收關於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WTRU之間的一最大帶寬的資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被指派給用於多用戶MIMO的一配對的WTRU的一帶寬不同的情況下,所述WTRU不將一加擾序列應用到所述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
[8] 一種用於多輸入多輸出(MIMO)傳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一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產生一解調參考信號;所述WTRU執行對有效負載的預編碼,以用於空間多工;以及所述WTRU在所分配的時間-頻率資源上傳送所述解調參考信號和所述有效負載,其中所述解調參考信號被傳送而無需為空間多工進行預編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為所述解調參考信號分配的資源塊的一數量大於為所述有效負載分配的資源塊的一數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所述WTRU在一子訊框中的兩個時槽上將一正交疊加碼應用到所述解調參考信號。
[11] 一種用於多輸入多輸出(MIMO)傳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一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產生一解調參考信號;以及所述WTRU在所分配的時間-頻率資源上傳送所述解調參考信號和所述有效負載,其中為所述解調參考信號分配的資源塊的一數量大於為所述有效負載分配的資源塊的一數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為所述解調參考信號分配的資源塊的該數量與為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一WTRU分配的資源塊的一最大數量相同。
[13] 一種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該WTRU包括:一接收機,該接收機被配置成接收來自一e節點B的一下行鏈路傳輸,其中所述下行鏈路傳輸包括被傳送到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多個WTRU的多個空間層;以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被配置成基於一相應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對所述下行鏈路傳輸進行解碼;其中用於所述多個WTRU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被多工成所述下行鏈路傳輸,以使用於天線埠的不同子群組的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被多工到一頻域中的不同子載波上,以及天線埠的相同子群組的所述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與一正交疊加碼一起被應用到一時域中;其中用於一個子群組中的天線埠上的所述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的傳輸的資源元件在另一個子群組中的天線埠上被減弱。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WTRU,其中假設在所減弱的資源元件上沒有資料被傳送到所述WTRU,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對所述下行鏈路傳輸進行解碼。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WTRU,其中四個天線埠被用於支援多達八個(8)空間層。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WTRU,其中基於在所述WTRU之間的空間相關性,所述WTRU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WTRU,其中為所述WTRU指派的一帶寬不同於為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一WTRU指派的一帶寬。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接收關於被配對以用於多用戶MIMO的WTRU之間的一最大帶寬的資訊。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WTRU,其中在被指派給用於多用戶MIMO的一配對的WTRU的一帶寬不同的情況下,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成不將一加擾序列應用到所述WTRU特定的參考信號。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99191B|2017-09-11|多輸入多輸出操作方法及裝置
JP6240124B2|2017-11-29|拡張された制御チャネル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9178589B2|2015-11-03|Dual layer beam forming in cellular networks
US20160301454A1|2016-10-13|Open loop spatial processing
JP2015517759A|2015-06-22|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参照信号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KR20140041425A|2014-04-04|협력형 다중지점 송신에서 다운링크 공유형 채널 수신을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장치
WO2012141054A1|2012-10-18|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TW201509144A|2015-03-01|在長期進化|系統中網路輔助干擾取消及/或抑制|方法、系統及裝置
JP2014514875A5|2015-07-16|
US20220007304A1|2022-01-06|Robust noma transmission
CN111165055A|2020-05-15|用于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JP2017085606A|2017-05-18|
EP3261265A1|2017-12-27|
WO2013025486A2|2013-02-21|
TW201728104A|2017-08-01|
EP3958472A1|2022-02-23|
CN106850018A|2017-06-13|
CA2844932A1|2013-02-21|
US20130039332A1|2013-02-14|
CN113114441A|2021-07-13|
TWI599191B|2017-09-11|
CN106850018B|2021-04-09|
US20190341977A1|2019-11-07|
US20170093469A1|2017-03-30|
JP6060161B2|2017-01-11|
SG2014012181A|2014-05-29|
KR20140056334A|2014-05-09|
JP6286519B2|2018-02-28|
KR101926900B1|2018-12-07|
CN103733539A|2014-04-16|
CA2844932C|2021-06-08|
JP2014529227A|2014-10-30|
WO2013025486A3|2013-04-25|
US9548802B2|2017-01-17|
US10355759B2|2019-07-16|
EP2742605A2|2014-06-18|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CA2527146A1|2003-05-27|2004-12-29|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Multi-mode radio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ircuit|
KR101175904B1|2003-09-26|2012-08-21|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무선 통신 전송 파워용 이득 팩터들의 판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379738B2|2007-03-16|2013-02-19|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enable fast decoding of transmissions with multiple code blocks|
US8009617B2|2007-08-15|2011-08-30|Qualcomm Incorporated|Beamform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056515B1|2007-10-30|2019-06-12|Cellular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Llc|Methods, apparatuses,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JP5210895B2|2008-02-20|2013-06-12|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及び基地局|
JP2009200824A|2008-02-21|2009-09-03|Toshiba Corp|基地局、無線端末、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US8537790B2|2008-03-10|2013-09-17|Motorola Mobility Llc|Hierarchical pilot struct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750251B2|2008-08-15|2014-06-10|Sung-Hyuk Shin|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network coding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 system|
KR101573072B1|2008-08-27|2015-12-01|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US20100097937A1|2008-10-16|2010-04-22|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specific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specific pilot signal power boosting|
KR101755038B1|2009-01-30|2017-07-06|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신호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8699314B2|2009-02-01|2014-04-15|Lg Electronics Inc.|Method of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KR20100089758A|2009-02-04|2010-08-12|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WO2010098581A2|2009-02-26|2010-09-02|Lg Electronics Inc.|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mbsfn subfr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232384A1|2009-03-13|2010-09-16|Qualcomm Incorporated|Channel estimation based upon user specific and common reference signals|
KR101478316B1|2009-04-28|2014-12-31|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전용 레퍼런스 시그널 전송 방법 및 전용 레퍼런스 시그널 수신 방법|
WO2010147853A2|2009-06-16|2010-12-23|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Rank adaptive cyclic shift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US8260356B2|2009-06-18|2012-09-04|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method used to scramble 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s|
CN101621492A|2009-08-14|2010-01-06|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一种专用解调数据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方法|
JP2011077647A|2009-09-29|2011-04-14|Sharp Corp|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444589B2|2009-10-05|2016-09-13|Qualcomm Incorporated|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ncturing data regions for signals to minimize data loss|
US20110244877A1|2009-10-08|2011-10-06|Qualcomm Incorporated|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37300B2|2009-10-12|2013-05-07|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Method and system of multi-layer beamforming|
US9432164B2|2009-10-15|2016-08-30|Qualcomm Incorporated|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mapp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1046413A2|2009-10-16|2011-04-21|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중계기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mimo 참조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917796B1|2009-10-19|2014-12-23|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Transmission-mode-aware rate matching in MIMO signal generation|
CN102598568B|2009-10-29|2015-03-18|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用于下行链路mimo的下行链路控制信令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9203584B2|2009-11-02|2015-12-01|Qualcomm Incorporated|TDM-FDM relay backhaul channel for LTE advanced|
US8582516B2|2009-11-09|2013-11-12|Qualcomm Incorporated|Reference signaling for a high-mobil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P2522097B1|2010-01-08|2016-03-30|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multiplex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1754970B1|2010-01-12|2017-07-06|삼성전자주식회사|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채널 상태 측정 기준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WO2011085509A1|2010-01-12|2011-07-21|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Layer-to dm rs port mapping for lte-advanced|
KR101971962B1|2010-01-22|2019-08-16|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다중입출력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AU2011210100B2|2010-01-29|2014-11-06|Lg Electronics Inc.|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a spatial stream for MU - MIMO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US8305987B2|2010-02-12|2012-11-06|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Reference signal for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implementation|
US8665930B2|2010-02-17|2014-03-04|Blackberry Limited|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hat utilizes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transmission|
PL2369775T3|2010-03-16|2019-08-30|Lg Electronics Inc.|Sposób i stacja bazowa do przesyłania sygnałów odniesienia oraz sposób i urządzenie użytkownika do odbioru sygnałów odniesienia|
US20120113831A1|2010-04-30|2012-05-10|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Determination of Carriers and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9136997B2|2010-05-04|2015-09-15|Qualcomm Incorporated|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US8520572B2|2010-05-05|2013-08-27|Motorola Mobility Llc|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on multilayer uplink transmissions|
US8743799B2|2010-06-24|2014-06-03|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Change of rate matching modes in presence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KR101099345B1|2010-12-01|2011-12-26|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사운딩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46044B1|2011-02-11|2018-04-05|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향상된 제어 채널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537911B2|2011-02-21|2013-09-17|Motorola Mobility Llc|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processing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261265A1|2011-08-12|2017-12-27|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peration|US10187133B2|2004-04-02|2019-01-22|Rearden, Llc|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and antenna grouping in a distributed-input-distributed-outputnetwork|
US8542763B2|2004-04-02|2013-09-24|Rearden, Llc|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ordinate transmission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systems via user clustering|
US10749582B2|2004-04-02|2020-08-18|Rearden, Llc|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ordinate transmission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systems via user clustering|
US9685997B2|2007-08-20|2017-06-20|Rearden, Llc|Systems and methods to enhance spatial diversity in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output wireless systems|
US9312929B2|2004-04-02|2016-04-12|Rearden, Llc|System and methods to compensate for Doppler effects in multi-usermultiple antenna systems |
US8654815B1|2004-04-02|2014-02-18|Rearden, Llc|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819403B2|2004-04-02|2017-11-14|Rearden, Llc|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handoff of a client between different distributed-input-distributed-outputnetworks based on detected velocity of the client|
US10425134B2|2004-04-02|2019-09-24|Rearden, Llc|System and methods for planned evolution and obsolescence of multiuser spectrum|
US10200094B2|2004-04-02|2019-02-05|Rearden, Llc|Interference management, handoff, power control and link adaptation in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output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886979B2|2004-04-02|2021-01-05|Rearden, Llc|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 adaptation in DIDO multicarrier systems|
US10985811B2|2004-04-02|2021-04-20|Rearden, Llc|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277290B2|2004-04-02|2019-04-30|Rearden, Llc|Systems and methods to exploit areas of coherence in wireless systems|
US9826537B2|2004-04-02|2017-11-21|Rearden, Llc|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inter-cluster handoff of clients which traverse multiple DIDO clusters|
EP3261265A1|2011-08-12|2017-12-27|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peration|
US8743791B2|2011-09-22|2014-06-03|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3947130B|2011-09-29|2017-06-06|英特尔公司|用于lte‑a的更高阶mu‑mimo|
US9166729B2|2011-12-14|2015-10-20|Marvell World Trade Ltd.|Enhanc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esign|
US9307523B2|2011-12-20|2016-04-05|Marvell World Trade Ltd.|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CN104365045B|2012-04-20|2018-01-09|Lg电子株式会社|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81869B|2012-08-03|2018-11-09|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控制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485061B2|2012-10-12|2016-11-01|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flexible repeat-response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US8885756B1|2012-10-15|2014-11-11|Maritim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Multi-antenna/multilink diversity management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US11139862B2|2012-11-02|2021-10-05|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Configuration of rate matching an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US10194346B2|2012-11-26|2019-01-29|Rearden, Llc|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JP6320675B2|2012-12-03|2018-05-09|株式会社Nttドコモ|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フェージング周波数推定方法|
US9871565B2|2013-03-01|2018-01-16|Sony Corporation|MIMO communication method,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US9923657B2|2013-03-12|2018-03-20|Rearden, Llc|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US10164698B2|2013-03-12|2018-12-25|Rearden, Llc|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US10488535B2|2013-03-12|2019-11-26|Rearden, Llc|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still images and video using diffraction coded imaging techniques|
US9973246B2|2013-03-12|2018-05-15|Rearden, Llc|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US10547358B2|2013-03-15|2020-01-28|Rearden, Llc|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dio frequency calibration exploiting channel reciprocity in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5634574B|2013-06-08|2019-01-25|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传输导频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EP2999133B1|2013-06-08|2018-11-28|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05684534B|2013-08-22|2020-03-17|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用于执行下行链路mu-mimo传送的方法和设备|
WO2015115819A1|2014-01-29|2015-08-06|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상향링크 dm-rs 시퀀스를 매핑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11250B1|2014-02-10|2021-10-12|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통신을 위한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578632B2|2014-03-27|2017-02-21|Qualcomm Incorporated|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L DM-RS overhead reduction|
US11190947B2|2014-04-16|2021-11-30|Rearden, Llc|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current spectrum usag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
US11189917B2|2014-04-16|2021-11-30|Rearden, Llc|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radioheads|
US11050468B2|2014-04-16|2021-06-29|Rearden, Llc|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
US9936492B2|2014-07-11|2018-04-03|Qualcomm Incorporated|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 user uplink compatibility with legacy devices|
JP6478304B2|2015-01-30|2019-03-06|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装置における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伝送方法|
KR20160115556A|2015-03-27|2016-10-06|삼성전자주식회사|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슬라이딩 윈도우 중첩 코딩을 사용해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301509B|2015-05-21|2020-01-17|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终端|
CN106411473B|2015-07-27|2019-07-19|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一种参考信号映射方法及装置|
JP6306805B2|2015-08-13|2018-04-04|株式会社Nttドコモ|無線リソース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CN106549741B|2015-09-23|2019-10-15|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种Port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559196B|2015-09-25|2019-10-22|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种导频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07212A1|2015-12-25|2017-06-29|Intel IP Corporation|System and method for pusch resource mapping in fd-mimo system|
US10594454B2|2016-01-20|2020-03-17|Nec Corporation|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US10700836B2|2016-03-11|2020-06-30|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Multicarrier uplink data with single carrier uplink control|
US10362542B2|2016-03-31|2019-07-23|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CN107346982B|2016-05-06|2020-02-14|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种下行多天线传输方法和装置|
JP6520983B2|2016-07-28|2019-05-29|株式会社デンソー|燃料噴射弁、および燃料噴射弁の製造方法|
CN109478970B|2016-08-08|2021-06-08|Lg 电子株式会社|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dmrs的方法和设备|
CN107733474B|2016-08-12|2020-11-13|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用于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9792414B|2016-10-10|2021-11-30|索尼移动通讯有限公司|用于蜂窝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US20180132223A1|2016-11-04|2018-05-10|Qualcomm Incorporated|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771136B2|2016-12-01|2020-09-08|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Overlaid-coded beamforming|
JP6533298B2|2016-12-07|2019-06-19|三菱電機株式会社|送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方法|
WO2018112920A1|2016-12-23|2018-06-28|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信号传输的方法和基站|
KR20190102218A|2017-01-06|2019-09-03|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사용자 장비들, 기지국들 및 방법들|
US10601621B2|2017-01-06|2020-03-24|Sharp Kabushiki Kaisha|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WO2018126474A1|2017-01-09|2018-07-12|Qualcomm Incorporated|Transmitting multiplex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orts in new radio|
US10608800B2|2017-01-09|2020-03-31|Lg Electronics Inc.|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device therefo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84169A1|2017-04-06|2018-10-11|Qualcomm Incorporated|Multiple user port loading indication|
WO2018224493A1|2017-06-07|2018-12-13|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a control channel|
US11184883B2|2017-06-29|2021-11-23|Qualcomm Incorporated|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sequence configuration|
US11212053B2|2017-08-11|2021-12-28|Qualcomm Incorporated|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and related signaling|
CN109995498B|2017-08-11|2020-03-10|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CN109474402B|2017-09-08|2021-02-23|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种发送、接收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设备|
CN110581724B|2018-06-08|2020-11-06|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0700896B2|2018-11-09|2020-06-30|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ime domain layer separation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based receivers|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US201161522934P| true| 2011-08-12|2011-08-12||
[返回顶部]